北川非遗进校园,千名学生共舞沙朗舞,传承民族风情

近日,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一所校园内,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羌族沙朗舞教学活动正在进行。来自北川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,为千名学生传授沙朗舞的精髓,让这一古老的民族舞蹈在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沙朗舞,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舞蹈艺术,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以欢快的节奏、优美的舞姿和独特的羌族风情,深受人们喜爱。然而,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,沙朗舞这一传统艺术逐渐面临传承困境。
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北川县政府积极推动“北川非遗进校园”活动。此次活动中,来自北川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,为学生们详细讲解沙朗舞的起源、舞蹈动作和音乐特点,并亲自示范教学。
活动现场,学生们热情高涨,纷纷跟随传承人学习沙朗舞。他们从基本的步伐、手势开始,逐步掌握舞蹈的节奏和技巧。在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,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沙朗舞的精髓,舞姿愈发优美。
“通过学习沙朗舞,我们不仅了解了羌族文化,还感受到了民族艺术的魅力。”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,“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,也让我们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民族特色。”
据了解,此次“北川非遗进校园”活动共吸引了千名学生参与。在传承人的带领下,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沙朗舞,还学会了羌族的传统乐器——口弦。活动现场,学生们用口弦演奏出了悠扬的旋律,为沙朗舞增添了更多的韵味。
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某某表示:“‘北川非遗进校园’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羌族文化,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我们希望将羌族沙朗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,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。”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让沙朗舞这一传统艺术得到了传承,也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加入到沙朗舞的传承队伍中,让这一古老的民族舞蹈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






